中国改革年代的政治斗争分节阅读 1

杨继绳 / 著
 加书签  滚屏 朗读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记邮件找地址: dz@JUYUBOOK.COM

本书自:巨鱼小说网 - JUYUBOOK.COM

更多 TXT 好书 敬请登录 JUYUBOOK.COM

附:【本作品自互联网,本任何负责】容版权归作者所有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中国改革年代的政治斗争

作者:杨继绳

导 言 - 1 -

导 言

峰政治”和“两点碰

世界注目的中国经济制改革,从世纪 70 年代末发端,到现在整整行了 25 年。

在这 25 年中,伴随着经济制改革的是的政治风雷。

中国改革年代的政治斗争,波澜起伏,左冲右突,扑朔迷离,局外难以探寻其究竟。其实,只抓住条总的线索,就能把领。

毛泽东逝世,中国有两个急待解决的问题:经济贫困,政治专制。解决这两个问题的办法是经济制改革和政治制改革。

毛泽东逝世,有四股政治量企图按自己的意愿选择中国未路。

种选择是,政治和经济都维持毛泽东晚年的路线,即坚持无产阶级专政继续革命和计划经济制。

毛泽东逝世之,江青等以毛泽东的钵继承者自居。们是“文化革命”的积极支持者,也是无产阶级专政继续革命学说的积极支持者。

“四帮”,使坚持“无产阶级专政继续革命的理论”的政治为削弱。肯定“四帮”给中国历史带突破的重影响,但是,“四帮”的,并定都反对“无产阶级专政继续革命的理论”,更定都反对计划经济制。1977年 2 月,华国锋提“凡是毛主席作的决策,们都坚决拥护。凡是毛主度的指示,们都始终渝地遵循”。1977 年 5 月,在《报》发表文章《把无产阶级专政的继续革命行到底—学习<毛泽东选集>第五卷》(1977 年 5 月 1 报》)。这表明,华国锋坚持第种选择。

导 言 - 2 -

显然,这种选择能解决中国当时急待解决的贫困和专制的问题,因而违背了时代的需。经以邓小平为代表的改革量的懈斗争,“两个凡是”受到批判,华国锋被迫台。汪东、吴德、纪登奎、陈锡联、李鑫、郭玉峰等“凡是派”也作散。坚持第种选择的政治量已经失败。但是,们还有些支持者,们的思想影响还存在,们的影响附着在第二种选择之中,有时成为第二种选择的同盟军。

第二种选择是,政治坚持社会主义制度,坚持原的意识形,坚持中国共产的领导和无产阶级专政;经济走 50 年代的路。

持这种度的们的主张是:放弃毛泽东晚年的路线,回到 50年代。们认为,第个五年计划是成功的,只是“”搞了,以又接着“四清”、“文革”,使得计划经济没有搞好的机会。计划经济没有错,只是执行中没有搞好。当然,50 年代国有经济集中得太多,统得太,没有划定的地盘让多种经营和小生产发展。所以,们主张,在计划经济制度的,允许搞点市场调节,这

大家正在读